任务形式:实践调研参观
任务内容:对一个社会教育机构或组织进行实地观察与调研。选择一家具体的社会教育机构、团体、场馆或媒体,实地参观该机构,通过资料搜集、访谈等方式,了解该机构开展的主要的社会教育活动,进行简要介绍。(100分)
提示:
以下机构供调研参考: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大学、社区学院、红十字会、各类基金会、大学、政府、企业等。
要求:
(1) 提交一份本次实践调研的简要汇报,不少于1500字。汇报内容包括三部分:该机构基本情况、机构所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参观感受。同时附上参观所拍摄的本人照片和机构照片。
(2) 在课程论坛上与同学讨论分享本次实践调研的感受。
评分参考:
(1)能够描述清楚所介绍的机构及其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40分)
(2)问题总结到位,思考有一定深度(40分)
(3)提供学生本人参与实地实际调研照片(10分)。
(4)报告结构清晰,行文流畅。(10分)
参考答案:
关于成都博物馆的实践调研简要汇报
一、成都博物馆基本情况
成都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西侧,其建筑外观独特,以 “连接过去与未来” 为设计理念,简洁大气又富有现代感,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相得益彰。这座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约 6.5 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 1.4 万平方米,于 2016 年正式对外开放,迅速成为了成都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
馆内藏品丰富多样,总数超过 20 万件,时间跨度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至近代。藏品涵盖了青铜器、陶瓷器、书画、金银器、石刻造像等多个类别,其中不乏众多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精品文物。例如,战国时期的嵌错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身以精美的纹饰生动展现了古代战争、狩猎、宴乐等场景,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实物资料;还有唐代的邛窑省油灯,其独特的设计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节能环保理念。这些藏品不仅见证了成都地区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也为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人员构成方面,成都博物馆拥有一支专业且多元的团队。馆内有资深的文物研究专家,他们专注于各类藏品的研究与解读,为展览策划和教育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支撑;经验丰富的展览策划人员,精心设计各类主题展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公众呈现历史文化;热情专业的讲解员队伍,通过精彩的讲解让文物 “活” 起来,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此外,还有负责运营管理、公共教育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共同保障博物馆的高效运转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机构所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展览教育
- 常设展览
- “花重锦官城 —— 成都历史文化陈列” 是成都博物馆的核心常设展览之一。该展览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分为 “九天开出一成都”“秦蜀相辉”“汉风蜀韵”“西蜀称雄”“两宋风华”“余晖无尽” 等单元,通过大量的文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成都地区从先秦到近代的历史发展进程。观众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能深切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 “影舞万象・偶戏大千 —— 中国皮影木偶展” 则聚焦于民间艺术领域。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皮影和木偶精品,从精美的皮影雕刻到栩栩如生的木偶造型,从传统的剧目展示到制作工艺的介绍,让观众深入了解这两种古老民间艺术的发展演变,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临时展览
成都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引入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展览资源,不断丰富观众的文化体验。例如,曾举办的 “列备五都 —— 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 展览,联合多家博物馆,通过展示秦汉时期各大都市的出土文物,对比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成就,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秦汉都市生活画卷。还有 “帝国夏宫 —— 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让成都的观众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到俄罗斯皇家园林文化和精美文物的风采,拓宽了观众的国际视野。
(二)教育活动
- 专题讲座
- 成都博物馆邀请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举办专题讲座。讲座主题涵盖历史文化、文物保护、艺术鉴赏等多个领域。比如,在 “考古成都 —— 从宝墩到金沙” 讲座中,考古专家详细讲述了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的发掘过程和研究成果,让观众深入了解成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有关于书画鉴赏的讲座,专家通过对古代书画作品的技法分析和艺术风格解读,提升了观众的艺术审美能力。
- 工作坊
- 博物馆开设了丰富多样的手工制作工作坊,让观众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例如,“蜀绣工作坊” 邀请蜀绣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观众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蜀绣的基本针法,亲手制作简单的蜀绣作品,感受这一古老刺绣技艺的独特魅力。“陶艺工作坊” 则让观众参与到陶艺制作过程中,从揉泥、塑形到彩绘,体验从泥土到艺术品的神奇转变,同时了解成都地区的陶瓷文化历史。
- 亲子活动
- 针对家庭观众,成都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亲子互动活动。“小小讲解员” 活动,选拔小朋友经过专业培训后,在博物馆展厅为观众进行讲解。这不仅锻炼了小朋友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亲子寻宝” 活动则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展厅中寻找特定文物,完成任务,激发了孩子们对博物馆参观的兴趣,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线上教育
- 数字展览
- 成都博物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了数字展览平台。观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手机 APP,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的各类展览。数字展览以高清图片、3D 模型、全景展示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展览内容,让观众即使无法亲临现场,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例如,在数字版的 “成都历史文化陈列” 中,观众可以通过点击文物,查看详细的文物介绍和相关研究资料,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 线上课程
- 博物馆开发了一系列线上课程,涵盖历史文化、艺术创作、文物保护等多个主题。这些课程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方便观众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进行学习。比如,“成都历史文化系列课程”,通过专业讲解员的讲解,系统介绍成都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手工艺术线上课程” 则教授观众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让观众在家中也能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 社交媒体互动
- 成都博物馆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博物馆的最新资讯、展览信息、文物知识等内容,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同时,还开展线上活动,如文物摄影比赛、历史知识问答等。例如,在微博上发起的 “我眼中的成都博物馆文物” 摄影比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博物馆粉丝的参与,大家通过镜头展示自己对文物的独特理解,进一步传播了博物馆文化。
三、参观感受
走进成都博物馆,就仿佛踏入了一部生动鲜活的成都历史文化教科书。馆内丰富的藏品和精心设计的展览,让我对这座城市的过去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从古老的三星堆文明到秦汉时期成都的繁荣发展,从唐宋时期的文化昌盛到近代的风云变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每一个展览单元都像是一个时代的切片,拼凑出成都这座城市数千年的辉煌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成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无论是展览教育、教育活动还是线上教育,都体现了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展览设计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和收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专题讲座让我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深入解读,拓宽了知识面;工作坊的亲身体验让我对传统工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亲子活动则为家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互动空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线上教育的开展更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博物馆的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担当。
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热情服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解员们知识渊博、讲解生动,他们不仅熟悉每一件文物的基本信息,还能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背景娓娓道来,让冰冷的文物变得鲜活有趣。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热爱文化。
此次参观调研成都博物馆,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让我深刻认识到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重要阵地的独特价值和使命。成都博物馆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地方历史文化,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升。我相信,在未来,成都博物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公众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