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考任务1答案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考任务2答案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考任务3答案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考任务4答案
----------------------------------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考任务1答案
1.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具有特定内涵,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劳动关系所指的劳动( )。
A. 军人的军工劳动
B. 家庭成员的家务劳动
C. 以职工(雇工)身份从事的劳动
D.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
答案:以职工(雇工)身份从事的劳动
2.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可以按照( )执行。
A. 不低于同岗位最低工资
B. 不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
C. 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D. 不低于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制度规定标准的80%
答案: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3. 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 )。
A. 可以不支付劳动报酬
B. 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C. 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D. 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答案: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4. 甲与公司签劳动合同在1月1日,2月1日甲正式到岗,8月1日解除劳动合同,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日期应该从( )开始计算。
A. 无法确定日期
B. 2月1日
C. 1月1日
D. 8月1日
答案:2月1日
5. 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 )日通知用人单位。
A. 30
B. 15
C. 3
D. 6
答案:3
6. 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的有( )。
A. 工资发放
B. 劳动者档案
C. 社保缴费
D. 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答案:工资发放;劳动者档案;社保缴费
7. 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可称为( )。
A. 劳动关系
B. 劳资关系
C. 劳务关系
D. 人力资源关系
答案: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劳务关系
8. 下列属于广义工资的有( )。
A. 基本工资
B. 奖金
C. 津贴
D. 补贴
答案: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9.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 )的原则”。
A. 诚实信用
B. 合法、公平
C. 平等自愿
D. 协调一致
答案:诚实信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调一致
10. 根据劳动合同变更原因,可划分为( )。
A. 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劳动合同变更
B. 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
C. 作为解除劳动合同前置程序的劳动合同变更
D. 劳动者的单方变更
答案: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劳动合同变更;作为解除劳动合同前置程序的劳动合同变更
11. 民事争议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劳动争议主体是非完全平等主体。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正确
12. 农业承包户属于用人单位。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错误
13. 如果试用期期间遇到不可抗力导致劳动关系中断,可在劳动关系恢复后延长试用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错误
14.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正确
15. 哺乳期的女员工不服从企业调岗安排,连续3天未到岗工作,企业无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错误
16. 劳动关系
答案:答: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7. 事实劳动关系
答案:答: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
18. 劳动合同
答案: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9. 劳动合同期限
答案:答:劳动合同期限是双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时间界限,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20. 经济赔偿
答案: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应给劳动者经济赔偿金。
21. 如何界定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
答案: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对因履行劳动合同和员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是一种平等主体关系之间的争议,应确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申诉方负举证责任。(2)对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员工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隶属关系的争议,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做出决定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3)对因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拖欠员工福利待遇、拒为员工提供劳动安全条件和防护用品等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由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的争议,也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2. 简述劳动合同的概念、特点。
答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除具有合同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1)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2)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3)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4)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确立劳动关系,使劳动过程得以实现。
23. 如何确认无效劳动合同?
答案: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情况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4. 劳动合同变更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的,应当将变更要求以书面形式送交另一方,另一方应当在15日内答复,逾期不予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具体做法是:(1)提出要求。向对方提出变更合同的要求和理由。(2)做出答复。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答复:同意、不同意或提议再协商。(3)签订协议。在变更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后即生效。
25. 劳动合同有哪些种类?
答案:劳动合同的类型:(1)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分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劳动合同可分为3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按照用工形式分按照用工形式分,劳动合同可分为全日制劳动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考任务2答案
1.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由( )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四分之三
答案:三分之二
2. 协商形成一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 )。
A. 审议
B. 审查
C. 讨论研究
D. 讨论通过
答案:讨论通过
3. 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 )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以及有关资料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A. 5
B. 10
C. 15
D. 2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