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大作业答案

2025年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大作业试卷1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卷1
一、论述题(共一题,共100分)
在每年的五一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会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画像坐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正面朝北,正与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的画像相对。2025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参考答案:(1400字,可自行删减)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2025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更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革命过程、社会影响等维度,深入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之中。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开始探索救国道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辛亥革命最直接的历史功绩在于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这一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为后来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剩余答案购买后显示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8答案币立即购买
隐藏(剩余)内容购买后可查看, 常见问题」或「点此联系我们
如果不显示购买按钮,请复制本页网址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1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