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下面是题目演示,上方购买后显示对应的答案】
题目1.任何客观物体在空间中均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同周围的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为( )
A. 空间方位关系
B. 空间关系
C. 位置关系
D. 相互关系
题目2.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A. 自己的动作
B. 其他物体
C. 自己的身体
D. 其他人
题目3.如果甲在乙的右边,则乙在甲的左边,这体现出空间方位具有( )
A. 相对性
B. 可变性
C. 连续性
D. 以上都不对
题目4.“地球仪既可以说在桌子上,也可以说在书的旁边”,这体现了空间方位的( )
A. 相对性
B. 可变性
C. 连续性
D. 以上都不对
题目5.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为( )
A. 前后、左右、上下
B. 上下、左右、前后
C. 前后、上下、左右
D. 上下、前后、左右
题目6.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和( )
A. 连续的
B. 断续的
C. 散发的
D. 不变的
题目7.学前儿童空间方位发展的特点是( )
A. 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B. 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C. 空间基本方位辨别的难易顺序为先上下、再左右、最后前后
D. 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题目8.让学前儿童学习向左或向右运动,这一教育要求适合于(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题目9.属于非连续量的是( )
A. 体积
B. 面积
C. 长度
D. 班级人数
题目10.用工具( )来测量时属于非标准测量。
A. 天平
B. 量杯
C. 直尺
D. 小棍
题目11.年幼儿童在描述物体的属性特征时,往往用词较为模糊,会统统用( )描述物体。
A. 粗细
B. 高矮
C. 轻重
D. 大小
题目12.以下表述中,属于小班儿童量的概念教育要求的是( )
A. 会用观察的直接比较法,区别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物体
B. 能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
C. 能在比较的基础上给7个物体按照量的差异特征排序
D. 学习量的守恒
题目13.下列关于学前儿童测量的核心经验正确的是( )
A. 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正向关系
B. 测量过程时计量单位可间断或重叠
C. 计量单位大小可不相等
D. 了解和确定物体的属性特征是进行测量的重要前提
题目14.能判断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这一教育要求的提出针对的是( )
A. 小班儿童
B. 中班儿童
C. 大班儿童
D. 学龄后儿童
题目15.下列属于标准测量的是( )
A. 用手点物体的数目
B. 用手掂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C. 用筷子量桌子的长度
D. 用体重计称量体重
题目16.让儿童区分并说出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这一教育要求针对的是小班儿童。
A. 对B. 错
题目17.积木对学习空间概念非常重要,学前儿童刚开始搭建积木时先只会垒高,然后再平铺。
A. 对B. 错
题目18.特定视角的观察影响我们对空间的体验和二维表征,应引导学前儿童从不同的空间视角观察人、位置和物体。
A. 对B. 错
题目19.学前儿童后期开始对自己所处的空间环境形成心理表征,也能对其中的空间关系建立模型,尝试用符号这样的抽象方式再现物体的相对位置。
A. 对B. 错
题目20.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根本不可能画出空间方位图来。
A. 对B. 错
题目21.使用大小相等的计量单位是准确测量的前提和基础。
A. 对B. 错
题目22.量可以分为连续量和非连续量。
A. 对B. 错
题目23.早期学前儿童没有萌发测量的意识,更多通过生活中的活动或者游戏来比较物体的量。
A. 对B. 错
题目24.幼儿测量的学习路径是: 游戏与比较——使用任意单位进行测量——认识到标准工具的必要性。
A. 对B. 错
题目25.到学前阶段末期,要求学前儿童必须要掌握标准测量(利用尺子、量杯等)。
A. 对B. 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