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大作业答案

国开电大《小城镇建设》形考任务答案1-4

本文包含:

小城镇建设形考作业1答案
小城镇建设形考作业2答案
小城镇建设形考作业3答案
小城镇建设形考作业4答案

------------------------

形考任务一
1.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是(C)
单选题(3分)3分
A.北京市
B.上海市
C.浙江省
D.广东省
2.长江三角洲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义乌模式”具有(A)的特点
单选题(3分)3分
A.小商品市场迅速发展
B.种(植)、养(殖)、加(工)、出(口)协调发展
C.户办、联户办、村办、乡办四轮齐转发展乡村工业
D.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3.城镇化初期的主要特征是(D)
单选题(3分)3分
A.以工业为主,城镇化水平高
B.以服务业为主,城镇化水平高
C.以工业为主,城镇化水平低
D.以农业为主,城镇化水平低
4.小城镇作为“城之尾、乡之首”的特征,在(B)阶段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单选题(3分)3分
A.初级城镇化
B.城乡一体化
C.城镇化加速发展
D.城镇化完成
5.山东半岛小城镇以(A)发展模式为主。
单选题(3分)3分
A.内源型和外源型
B.辐射型和外源型
C.聚拢型和外源型
D.内源型和辐射型
6.以下对于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是(D)
单选题(3分)3分
A.现有小城镇规划队伍整体实力相当薄弱
B.当前我国小城镇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距离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C.用地粗放,用地浪费严重
D.土地投入产出效益较高
7.(C)使居民点开始分化,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居民点———乡村,以商业、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居民点———城镇
单选题(3分)3分
A.蒸汽机的发明
B.工业时代的到来
C.劳动大分工
D.乡村的衰落
8.我国的小城镇是在(C)的基础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单选题(3分)3分
A.集市
B.农业
C.村落
D.产业
9.我国小城镇的初期形式是(A),随着集市贸易的扩大,统治阶级在集市设置官吏,征收市税,出现了镇一级的建制。
单选题(3分)3分
A.草市
B.居民点
C.村镇
D.部落
10.(A)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
展方针,使我国小城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单选题(3分)3分
A.1980年
B.1985年
C.1990年
D.1975年
11.小城镇被称为(C),是城乡接合部的社会综合体,是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单选题(3分)3分
A.村镇综合体
B.城乡关联部
C.城之尾、乡之首
D.城之核、乡之根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进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原因的是(D)
单选题(3分)3分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增长迅速,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B.我国的城镇人口不断增多,目前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
C.合并乡镇,使镇的数量相对增多
D.大批优质人才进入小城镇
13.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A)小城镇建设水平和经济实力逐步
递减。
单选题(3分)3分
A.从东到西
B.从南到北
C.从西到东
D.从北到南
14.按地理特征划分,小城镇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含(D)
单选题(3分)3分
A.平原小城镇
B.山地小城镇
C.滨水小城镇
D.高原小城镇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的是(C)
单选题(3分)3分
A.合理整合城乡土地
B.提高设施建设水平
C.促进人口聚集
D.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城镇建设原则的是(B)
单选题(3分)3分
A.以人为本原则
B.发展优先原则
C.生活与生产并重原则
D.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原则
17.我国大部分的小城镇是沿着(A)的轨迹形成和发展的
单选题(3分)3分
A.“草市—集镇—小城镇”
B.“墟—集镇—小城镇”
C.“墟—市场—小城镇”
D.“草市—市场—小城镇”
18.地方驱动型、城市辐射型、外贸推动型、外资促进型是按照(C)的不同对小城镇进行的划分
单选题(3分)3分
A.发展现状
B.空间形态
C.发展模式
D.功能分类
19.城乡一体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D)
单选题(3分)3分
A.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完全融合,城乡经济、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B.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受宏观调节,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城乡经济、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C.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受宏观调节,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完全融合,城乡经济、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D.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城乡经济、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20.随着人类对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交换的条件,人们将剩余的劳动产品用来交换,进而出现了商品通商贸易,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牧业劳动开始分离,出现了人类社会(B)劳动大分工
单选题(3分)3分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21.我国特色小镇经历的发展阶段包括(ABC)
多选题(4分)4分
A.探索阶段,2014年浙江省省长李强首提“特色小镇”
B.成型阶段,习近平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
C.全面推广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为国家发布引导政策,随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
D.成熟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2.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受到外资的影响而得到大力推动,以下属于其发展模式的是(ABCD)
多选题(4分)4分
A.顺德模式
B.东莞模式
C.南海模式
D.中山模式
23.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造成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包括(ACD)
多选题(4分)4分
A.未能从小城镇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和重视小城镇规划,小城镇规划落后于小城镇发展
B.小城镇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距离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C.小城镇规划水平普遍较低
D.缺少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其实施的组织与协调,由此造成城镇体系网络、层次不清,城镇职能难以正确定位
24.早在5000多年以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AD)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小城镇。
多选题(4分)4分
A.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B.非洲的赞比西河流域
C.中国的黄河流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小城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由(BCD)促成
多选题(4分)4分
A.以工促农的发展模式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乡村集镇贸易和乡镇企业发展
26.A-居民点;B-外源型;C-内源型;D-小城镇;E-城镇密集区;F-地方驱动型;G-建制镇;H-东高西低;I-城乡一体化;J-外资促进型
1.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是受到外资的影响而得到大力推动的,因此(B)发展模式是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的主导模式。
2.在(C)发展模式主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海安模式”“耿车模式”以及“义乌模式”。
3.(I)阶段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城乡经济、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4.(A)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有各类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他各种公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
5.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增长极,(D)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地域载体,是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组合的传承中介。
6.从总体看,我国小城镇的数量分布及发展层次都呈(H)状态。
7.地理学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或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聚落中最高级别的聚落类型,认为小城镇包括(G)和自然集镇。
8.从空间形态划分,我国小城镇整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城乡一体,以连片发展的(E)形态存在的小城镇;另一类为城乡界线分明,以完整、独立形态存在的小城镇。
9.(J)小城镇是指通过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商投资、兴办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
10.(F)小城镇是指在没有外来动力的推动下,地方政府组织和依靠农民自己出钱出力,共同建设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同时共同经营和管理小城镇。这一模式又可分为股份型和集资型两种形式。
填空题(20分)20分(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形考任务二
1.(C)将小城镇的成长主要归于与生产有关的供给因素。该理论认为,小城镇的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所掌握的初始资源储备以及在更广泛的国家经济范围内对各种可移动要素的吸引能力。
单选题(3分)3分
A.经济增长理论
B.需求指向型理论
C.供给基础型理论
D.增长极理论
2.一个已经实现高度工业化,而且其内部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利用的小城镇的经济增长潜力,有赖于小城镇位置上的有利条件,有赖于它对人力、管理、投资和专业服务的相对吸引力。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为(A)。
单选题(3分)3分
A.“循环和累积的因果关系”理论
B.经济增长理论
C.供给基础型理论
D.增长极理论
3.(C)是决定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力量,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
单选题(3分)3分
A.比较利益
B.第二产业
C.聚集经济
D.第三产业
4.政策对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包括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12答案币立即购买
隐藏(剩余)内容购买后可查看, 常见问题」或「点此联系我们
如果不显示购买按钮,请复制本页网址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5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