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农村社会学(本)
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一答案
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二答案
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三答案
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四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社会学》形考任务1-4
形考任务1
题目:结合我国农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
(1)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与结构,农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掌握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
(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
(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
(4)字数不低于600字;
(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
时间:学习第三章后做本作业。
解题思路:
(1)家庭的含义与结构;
(2)农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3)简要概述我国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4)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我国农村家庭建设;
(5)结合农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案: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
1、家庭的涵义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2、家庭的特点
(1)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2)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3)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1、乡村家庭特点
(1)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
(2)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能较多,功能较强。如生产功能,赡养功能。
(3)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不仅比城市家庭更多、更强,而且也有其特点。如生产的极大分散性、生产过程的极度随机性、用工的不确定性、生产成效的难预料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主动灵活的决策。
2、乡村家庭功能
(1)经济功能。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通过生产生活资料,保证产品的分配和交换,满足了人们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需求。
(2)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3)组织消费的功能。组织消费是任何形式的家庭都具有的功能,并且成为现代绝大多数城市社会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乡村家庭此功能也正在逐步增强。
(4)抚育和赡养的功能。抚育是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5)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三)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1、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已占绝大多数,二是乡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从总的趋势来看家庭的规模是在变小。农民家庭结构的外延化,包括结构的离散趋势和延伸趋势两个方面。离散是指家庭成员为了家庭的利益,向外流动的现象日趋严重,家庭结构事实上处于松散状态。家庭结构的延伸趋势,是指家庭吸纳外部人口进入家庭共同生活。
2、乡村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存在一个事实上的权威人物、核心人物。家庭权威人物的确立,主要是靠自然的辈份关系和传统伦理道德关系,一般称之为“家长”。家庭关系以“家长”为轴心,家长与权威合二为一。
乡村家庭关系两重化的特征有两种表现形式:(1)家庭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与暂时中断。(2)由于临时性家庭成员的介入,导致家庭关系出现血缘亲属关系和非血缘亲属关系两种关系并存的现象。两重化特征标志着乡村家庭关系较过去复杂多变。权威化与两重化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两大趋势。两重化巩固了家庭关系的权威化。权威化若对家庭产生正效应,可进一步使家庭关系两重化,它们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相辅相成的两个主侧面。
3、乡村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现实化主要是指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和家庭活动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再现和家庭素质的实在性。乡村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实生性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家庭成员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区分,具有了层次性特征。
4、乡村家庭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乡村家庭变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维持生存、发展的手段多种多样。我国乡村家庭功能扩大化并不仅仅是指家庭增加了经济功能,同时也包括其他功能在手段和作用上的扩大。(1)家庭拥有的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迅速增加。(2)家庭获得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的时空领域大为扩展。效率化是指乡村家庭发挥功能讲究时间性和追求效益的倾向。扩大化和效率化是乡村家庭功能变化的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扩大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数量状态,效率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质量状态。
(四)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
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的恢复。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但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
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但也有不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
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
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能。
形考任务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C)。
A.《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华南乡村生活》
C.《农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3. 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与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A)。
A.乡村建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新生活运动
D.五四运动
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以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是(B)。
A.《兴国调查》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长岗乡调查》
D.《才溪乡调查》
5.“社会”构成要素中的首要条件是(A)。
A.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
B.社会活动
C.文化
D.设施设备
6.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是农村社会主要形式的是(D)。
A.地级市以下
B.县以下
C.乡镇
D.行政村和自然村
7.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A)。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终身社会化
评论0